科技向善:美的净水捐赠的社会责任实践与全球价值当恒河沿岸居民第一次拧开美的净水器龙头,看着清澈的水流注入容器时,这场始于2025年9月的公益行动,不仅解决了当地饮水安全难题,更成为中国企业以科技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注脚。美的集团通过净水设备捐赠构建的公益体系,既延续了企业六十余年的慈善传统,又开创了"技术输出+公益落地"的新型社会责任模式。# 一、恒河行动:净水科技的跨国界公益实践2025年9月24日,美的在恒河沿岸发起的"恒河流水席"公益挑战引发全球关注。活动现场,美的将6台搭载自研帕斯卡RO膜技术的净水器永久捐赠给当地社区,这些设备凭借97%以上的脱盐率,可有效滤除水中140多种有害物质,且通过0阻垢剂设计达到母婴级安全标准。在印度瓦拉纳西的一户普通家庭中,主妇拉克西米用净化水为孩子冲泡奶粉时感叹:"以前煮沸的水总有股怪味,现在终于不用担心孩子生病。"这种改变同样发生在当地餐厅和街头饮品店,净化水让食材处理、饮品调制等日常场景变得更加安全。此次捐赠并非偶然。作为全球净水技术领先企业,美的此前已完成塞纳河、沙特"石油水"、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等多地的水质净化挑战。恒河项目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实证,让更多发展中国家看到解决饮水问题的中国方案。"直播过程中,数百万网友见证了恒河水经净化后达到直饮标准的全过程,这种透明化展示既传播了净水知识,也为公益行动赋予了科普价值。# 二、体系化公益:从单点捐赠到可持续慈善生态美的的净水公益实践根植于企业成熟的社会责任体系。回溯至2013年,美的控股出资5000万元成立广东省何享健慈善基金会(后更名为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构建起专业的公益运作平台。2017年公布的60亿元永续慈善计划,通过股权捐赠与现金注入相结合的方式,为包括净水公益在内的多个领域提供长期资金支持。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了公益项目的可持续性,避免了短期捐赠可能出现的后续服务缺失问题。在国内市场,美的净水公益呈现多元化落地形态。2023年重庆动物园熊猫馆捐赠项目中,美的飞瀑净水机以"三零技术"(0添加、0阻垢、0陈水)为大熊猫打造专属饮水系统,其埃米级RO反渗透膜能深度过滤重金属与细菌,1000G大流量设计满足了熊猫群体的饮水需求。该项目创新性地将动物保护与净水技术结合,既拓展了公益边界,也为特殊场景的水质解决方案积累了案例。此外,美的还通过和的慈善基金会,在乡村振兴项目中配套建设净水设施,目前已在广东、贵州等省份的20多个乡村学校实现直饮水覆盖。# 三、责任进化:企业公民的多维价值创造从商业视角看,美的净水公益实践构建了"技术研发-公益应用-市场反馈"的良性循环。恒河捐赠中展示的帕斯卡RO膜技术,后续将应用于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型产品;而熊猫馆项目积累的动物饮水解决方案,已延伸至动物园、水族馆等专业市场。这种公益与商业的协同,打破了传统CSR(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成本中心"的刻板印象。在社会价值层面,美的正在重新定义科技企业的公益角色。不同于简单的资金捐赠,美的将工程师团队、技术专利等核心资源投入公益项目:为重庆熊猫馆定制净水方案时,工程师团队实地考察30余次,结合熊猫肠道敏感特性调整滤芯参数;恒河项目则派出水质分析专家,为当地社区提供长期水质监测指导。这种"授人以渔"的模式,让公益效果获得可持续延伸。截至2025年,美的在净水公益领域累计投入已超2亿元,受益群体覆盖国内外50余万人。正如和的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所言:"美的的实践证明,企业社会责任不是附加题,而是与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同等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当净水设备在恒河岸边持续运转,当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捧着洁净的水杯,这些场景共同勾勒出科技向善的美好图景——这既是美的作为企业公民的承诺,也是中国智造回馈世界的生动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