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称自己普通却引发普通人愤怒,可能是因为其言行与真实情况不符,存在虚伪人设,或是其言论在特定语境下让普通人感觉被冒犯或贬低。以下是具体分析:虚假人设引发反感:如哈佛毕业生蒋雨融,她在演讲中称自己出身普通,在国内遭霸凌,父母离异,跟着母亲颠沛流离,靠着自己努力走到哈佛。但网友很快扒出她的爸爸是绿发会高管,妈妈是国内律所合伙人,她是靠家庭背景就读世界名校的。这种靠着家庭背景获得资源,却在公众面前以“普通人”身份博取同情的行为,让普通人觉得受到了欺骗,感觉其站在道德制高点谈“人性”很讽刺,从而引发了愤怒。言论冒犯或贬低他人:以脱口秀演员杨笠为例,她在《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中调侃部分男性“明明那么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虽然她可能只是想以幽默方式表达某些现象,但这种表述被部分男性认为是对普通男性的贬低,是在给男性贴标签,有挑起性别对立之嫌,从而引发了他们的愤怒。触动普通人敏感神经: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面临着诸多压力,如经济压力、社会竞争压力等,内心本就较为敏感。如果有人自称普通,却实际上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资源或优势,或者以“普通”为由发表一些不恰当言论,就容易触动普通人的敏感神经,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和困境被忽视或轻视,进而产生愤怒情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