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完成首批亚丁湾护航任务
甲板上,护航官兵精神抖擞,整齐列队,在碧海蓝天之间划出庄严的航线。
当地时间11月4日傍晚,亚丁湾西部海域,随着巴拿马籍杂货船“南远宝石”号安全抵达预定海域,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顺利完成独立指挥实施的首批护航任务。
此次护航历时30多个小时,总航程达300多海里,标志着这支刚从青岛启航不久的新编队已全面接替护航职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续写中国海军守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的新篇章。
01 编队组成:三舰协同经略远海
第48批护航编队主要由北部战区海军兵力组成,包括导弹驱逐舰唐山舰、导弹护卫舰大庆舰和大型远洋综合补给舰太湖舰。
这三艘军舰均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代表了我国造船工业的先进水平。
编队还携带舰载直升机2架、特战队员数十名,形成了立体护航、特战支援、后勤保障于一体的完整体系。
其中,唐山舰作为编队指挥舰,是首次执行护航任务,展现了中国海军新生力量的成长。
大庆舰已是第2次执行护航任务,而太湖舰更是第5次奔赴亚丁湾,丰富的经验为编队提供了坚实保障。
02 任务历程:从起航到交接
10月11日上午9时,编队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起航,在雄壮的军乐声中,舰艇依次解缆,缓缓驶离码头。
甲板上,护航官兵精神抖擞,整齐列队,向祖国和亲人挥手告别,踏上了远征亚丁湾的航程。
任务准备阶段,编队指挥所紧盯护航行动可能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实际威胁,按照全要素实战化训练要求,重点开展了实际使用武器、伴随护航、航行补给等针对性训练。
这些训练有效检验了方案预案的可行性和任务兵力协同配合水平,锤炼提升了编队遂行任务能力。
当地时间11月1日,海军第47、48批护航编队在亚丁湾某海域举行了分航仪式,并在我国驻吉布提保障基地组织了护航任务交接仪式。
随着第47批护航编队指挥员下达分航指令,包头舰、唐山舰分别发射3发绿色信号弹,各舰同时鸣响汽笛,随后,两个编队分别向左、右转向90度分航。
这一庄严仪式,标志着第48批护航编队正式接替第47批护航编队,担负起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重任。
03 首护细节:立体协同保障安全
当地时间11月3日,编队在接到“南远宝石”号发来的安全监护申请后,及时与被护船舶沟通联络。
考虑到该船载有18名中国籍船员和3名印度尼西亚籍船员,且具有航速慢、干舷低的特点,编队主动提出采取更为周全的护航方案。
唐山舰首先以伴随护航的方式开始护送“南远宝石”号向预定海域航渡。
特战队员全程保持高度警惕,开展观察警戒和舱室搜索训练,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威胁。
经过一天的航行,编队抵达亚丁湾中部某海域。此时,大庆舰已在预定海域等候,接替唐山舰继续护送“南远宝石”号。
这种接力护航的方式,既确保了被护船舶全程处于保护之下,又优化了编队资源分配,展现了中国海军护航行动的专业性与高效性。
04 使命传承:十六载护航彰显担当
自2008年开始,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行动已经持续了十六年。
第47批护航编队在护航期间,牢固立起“出航就是出征、护航就是战斗”的理念。
他们始终把使命举过头顶,把责任扛在肩上,坚决为海上战略通道护航、为国家海外利益护航、为人民安危护航,展现了我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如今,第48批护航编队已接过了这一神圣使命。
编队任务官兵表示,将坚持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随着“南远宝石”号缓缓驶向远方,船上船员发出的“感谢人民海军护航编队!”在无线电波中回荡。
这声感谢,不仅是对300多海里航程护航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海军十六年如一日,在亚丁湾这片危险海域维护商船安全的致敬。
舰艇航迹必达,是国家利益的所至,更是和平使命的召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