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前景确实十分广阔,以下是具体分析:政策支持力度大: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促进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推动海洋能与各类海上生产活动融合,拓展应用场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为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支持。资源潜力巨大:我国海域广、岸线长、岛屿众多,海洋能资源丰富,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多种形式,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为规模化利用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技术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海洋能资源利用技术实现快速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例如,2022年我国首台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成功投运,截至目前,新机组并网发电量超450万千瓦时,创我国单机发电量新高。波浪能利用也取得新突破,在多个领域开展了示范应用,2023年,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1兆瓦“南鲲号”漂浮式波浪能平台成功并入海岛电网。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洋能作为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其规模化利用能够为沿海地区提供清洁电力供应,还具备制淡、供暖、制冷和其他绿色低碳产品的市场潜力,市场前景广阔。带动产业发展:海洋能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可有效促进海洋装备制造、特种材料、交通运输、海水养殖、海洋防腐、海洋工程、电力配送、海水综合利用等一大批上下游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成本下降趋势明显:据国际能源署海洋能系统技术合作计划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如按照全球1.8亿千瓦潮流能部署规模,以12.5%适度成本下降率估算,预计可在2049年实现平价上网,并拉动直接投资1700亿美元。规模化发展将推动海洋能开发成本不断下降,进一步提高其经济竞争力。不过,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装备亟需迭代升级、试点工程规模有待扩大、企业“走出去”面临困难等。但总体而言,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海洋能规模化利用前景广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