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首个全电智慧零碳园区——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通过多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实现零碳,具体如下:高效利用清洁能源 地源热泵系统:园区地下打了1136口深度超130米的地源热泵管井,通过提取地下土壤热量进行热源交换,冬天供暖,夏天把室内热量送回地下,使气温恒定在26摄氏度左右,相比传统空调机房可降碳40%以上。 光伏发电系统:园区屋面的70%都布满了光伏板,面积达1.1万平方米。屋面光伏产生的直流电通过低压多端柔直环网系统,为建筑内部的办公、照明、空调、充电桩等直流设备供电,可实现年减碳1367吨左右。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园区采用围合式空间布局,减少建筑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墙体里安装了真空绝热板,幕墙、外窗安装三玻两腔玻璃,厚度接近10厘米,空腔间注有氩气,能减少冷热量传导,优化采光,降低园区暖通空调、照明能耗。实施主动式节能措施:园区采用高效节能调光灯具与智慧照明系统,可实现年减碳1386吨;应用全电绿色厨房、势能回收电梯等,降低能源消耗;通过智能平台实时控制暖通空调系统,运用热回收与变频控制技术,精准调节室内温湿度,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自动调整地源热泵的运行参数和台数。智慧化运营管理:打造园区智慧运营管控一体化平台,接入园区14.6万个设备,实时监测设备使用和耗电量,智慧计算上调、下调空间,实现柔性调配负荷和零碳管理。在施工建造阶段,建立碳轨迹追踪联合团队,利用物联网感知终端和移动端应用程序,收集碳排放实时数据,设置预警机制。电碳协同交易:园区建设电碳协同交易服务平台,对内实现园区全景碳监测,有碳排放监测、碳账户管理、碳排放诊断等功能。对外提供电碳协同交易服务,打通各类电碳交易通道,借助绿电交易、碳交易抵消余下因用电产生的间接碳排放,最终达成零碳排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