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A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暖明显,且呈现出业绩分化的特征。具体情况如下:整体业绩优于被动指数基金:截至7月8日,普通股票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为9.06%,偏股混合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为8.69%,均高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而股票型指数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为6.29%,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超越被动指数基金的情况较为明显。部分基金收益突出:截至7月8日,业绩最好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率接近100%,如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业绩达98.16%。截至7月14日,一些次新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优异,景顺长城医疗产业A自成立以来回报率达37.51%。此外,近一年回报“翻番”的主动权益基金已达到了24只,如长城医药产业精选近一年回报达119.66%。业绩分化显著:以次新基金为例,截至7月14日,在今年内成立且存续满3个月的150只主动权益基金中,景顺长城新兴产业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斩获了超18%的回报率,而德邦高端装备已浮亏了近18%。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结构性行情下,市场热点集中在部分行业和板块,如创新药、科技创新、北交所等领域。如果基金经理能够准确把握市场热点,重仓相关领域,并且建仓时机合适,就能实现较高涨幅。反之,若踏错板块行情节奏,或重仓方向单一且处于下行阶段,则可能导致业绩不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