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至少有两家头部猪企暂停向二次育肥客户出售商品猪,且对商品猪只开屠宰类检疫票,意味着商品猪只能用作屠宰,无法进入二次育肥环节。 原因稳定猪价预期:二次育肥会人为拉长出栏时间,造成阶段性出栏量差异较大,导致猪价“助涨助跌”。2024 年二次育肥户集中看涨补栏支撑猪价超预期上涨,但后期集中出栏又使猪价跌幅偏快;2025 年二次育肥户的操作也对猪价波动产生影响。暂停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商品猪,可减少二次育肥对市场供需和价格的干扰,稳定猪价。降低疫病传播风险:二次育肥涉及生猪多次中转和跨场养殖,运输过程中还可能有非法转卖等情况,增加了猪病传播的风险,暂停销售有助于降低疫病传播可能性。响应相关要求或行业趋势:有市场消息称行业接有关部门通知要求控制出栏猪体重并暂停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商品猪,部分头部猪企响应相关要求或顺应行业防止二次育肥的趋势。 影响对生猪市场价格:短期内,减少二次育肥的参与,可避免因二次育肥户集中补栏或出栏导致的市场供应大幅波动,有利于猪价趋稳。从长远看,二次育肥产能减少,市场投机行为也会减少,去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使市场供需更加平衡,猪价更趋于稳定。对养殖企业:大型猪企暂停销售二次育肥商品猪,可一定程度上控制市场供应节奏,避免因二次育肥导致的市场无序竞争和价格大幅波动对自身利益的影响。同时,也促使养殖企业从行情研判投机转向注重养殖技术、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对屠宰行业:会倒逼屠宰企业整合,使其更符合政府有关部门检疫、运输和食品安全的要求,大型屠宰企业在竞争中更具优势,有利于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对二次育肥户及相关从业者:二次育肥户无法从头部猪企购买商品猪进行二次育肥,业务受到直接冲击。此外,与二次育肥相关的中介及饲料商等业务也会受影响。
|
|